撰文者:方德琳
面對不景氣,很多人哀嘆,找不到財富增長的機會,黃天麟卻以超過50年的投資經驗勸大家:「機會就在眼前,要把眼光放遠,現在愈不好,未來景氣彈起來的幅度就愈高。現在的1塊錢,一定會變成未來的2塊錢、甚至是3塊錢!」
這天,台大EMBA開學,教室裡坐著西裝筆挺、打扮時髦的老闆級學生們。 「今天不能祝大家『財(裁)源滾滾』、也不能說『心(薪)想事(4)成』,只好祝你們扭(牛)轉乾坤了!」管理學名師、台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這樣開場。
話鋒一轉,湯明哲說起自己40年的觀察:從1965年開始,「每10年,世界經濟就會經歷1次循環」,而且「每次泡沫都是逢『5』出現,逢『9』就出事」。 「每次泡沫破滅,會開始醞釀下一個泡沫」,現在,「英國利率,零!美國,零!台灣,零!」,各國加碼紓困。老師最後的結論是,大家別喪氣,泡沫破滅,就要好好練基本功,才能在下次循環,大賺一波。
什麼是基本功?湯老師沒說。
《Smart智富》月刊則將此視為超級任務,我們絞盡腦汁,四處搜尋,終於,在一個魚丸攤老闆娘、一個經濟系高材生、一個桃園鄉下女孩身上,找到答案。
這個答案,適用每個泡沫破滅的年代。
【主角1】魚丸嫂的菜市場生意經 1塊錢都要賺
藏身在台北永春二手拍賣市場2樓,同時也賣魚丸賣了25年...... 「兩本雜誌50元、泡麵1碗10元、咖啡1杯30元……」穿著時髦的黃秀玉,正大聲叫賣。不到3坪的攤位,人們進進出出,殺價成交聲不斷。
在市場賣了25年魚丸,黃秀玉現在有了第2個身分:二手拍賣市場店東。她攤位上的物品,多數不起眼,有書、茶包、五木拉麵、安親班用的桌、椅,咖啡店用的高腳杯,甚至還有一塊塊「金牌」?!她不好意思的說,是以前辦活動留下來的「贈品」。
別小看這些二手貨,只有國中畢業的她,驕傲的打開皮包對我說,「你看,今天一點一點賣,收入也有1,000多元!」最高紀錄,她1天甚至可以賣到5萬元。
小檔案_黃秀玉 [ 隱藏 ]
出生:1960年
學歷:國中畢業
現職:魚丸攤老闆娘兼
永春零售市場公司總經理
清光它〉賣掉家中庫存 獲利200萬買停車位收錢
過去1年,她靠著賣這些二手品,進帳200多萬元。這些二手品,是她過去創業留下來的庫存(編按:除了魚丸生意,她還開過書店、咖啡店等)。從6年前起,這些陸續增加的庫存,有些堆在永春市場頂樓、有些放在自家樓上,堆放的倉庫加總起來「占地」竟達140坪。
她從沒想過,這些物品還有人要,可以拿來變現;也沒有算過,這些庫存占據的空間,若拿來出租,1個月反而能收租11萬元。
兩年前,在女兒提議下,她終於決定「大掃除」,在市場裡擺攤,開始拍賣這些「呆」庫存。
這是一趟尋寶之旅。新思維彷彿是一副點石成金的眼鏡,「倉庫」成了聚寶盆,塵封的雜物,成了可以換錢的寶物。
「你知道我挖到多少寶嗎?我挖到老公的一塊馬造型的紅寶石,價值20萬元。就被我丟在倉庫,自己都不知道」,還找到多支名筆,「像派克平頂多福(Parker duofold)大理石紋鋼筆,價值5萬元……」。
現在,4個倉庫被她清成1個。去年10月,全球金融海嘯爆發,朋友要出脫永春捷運站的停車位,她立刻捧著賣庫存的200萬元現金買下。現在,多數人被金融海嘯所苦,她卻每月不費力的穩賺5,000元租金,年投報率3%。
改造它〉從變現角度思考 魚販送的白鯧魚也要換錢
「把呆資產變活」,文言一點說,就是EMBA課堂上教的「活化資產」,但這堂課,黃秀玉不用到台大上,靠著自己在菜市場歷練出來的智慧,就愈做愈靈活。 賣二手品賣出心得,黃秀玉不只自己做,還把永春市場2樓改裝成二手拍賣市集。剛開始,只有5、6個攤位,1年多下來,現在,攤位已經160個,做二房東的黃秀玉最近還打算重新規畫,再擠進30個攤位。就這樣,校長兼撞鐘,1個月可增加25萬元收入。
不只如此,這位魚丸嫂還懂得把「資產」定義擴大,不只有形的物品,包括人脈、時間、專業技能等,都成為她活化的標的。
今年過年,往來魚販送了黃秀玉一些白鯧魚,她想吃不完,乾脆煎一煎拿去賣,因為煎的魚色香味俱全,賣相好,1條賣1,000元,這樣一點一點賣,也幫自己多賺了幾萬元。此外,她還用真鈔摺紙花,回家教女兒摺,1朵加價200元在市場賣,也幫女兒賺進2,000元、3,000元紅包錢。
不用等政府發消費券,一個賣魚丸的攤販,在百年難見的金融海嘯時代,每月固定增加5,000元,而她做的就只是:活化自己的剩餘物品、時間與人脈。 訪問到此,她不好意思的說:「我比較愛賺錢啦!大錢、小錢都不能放。」
2原則〉隨時盤點 善用活化法則不怕沒錢
你還在怨嘆投資虧損、薪水減少嗎?其實,你身邊就藏著金庫。根據《Smart智富》月刊跟Yahoo!新聞網合作調查發現:高達86%的人家中都有不用的物品,其中以書跟CD排名第一,其次是銀行靜止帳戶、被淘汰的3C產品及金飾珠寶等,這些東西我們每天看著它,卻從沒想過它的價值。
這些呆資產要怎麼處理?早在1500年前,猶太人就建議我們,要用「現金主義」跟「活用現金」2大原則去處理。
原則1 現金主義:猶太典籍《塔木德》說:「一塊沉入紅海的金子和一塊石頭沒有什麼區別。」意思是,就算買進貴重資產,但如果資產不能生錢,或者自己根本不享用,那其實就和買進一塊石頭一樣。
所以猶太人喜歡現金,不輕易買進固定資產,若是買固定資產後,一定要隨時盤點資產的現金價格,只要發現資產閒置不用,就立刻「現金化」,盤算賣掉會有多少錢。
原則2 錢活用才能致富:有了現金,猶太人不會把它存進銀行,他們認為存到銀行的錢是「死錢」。要把錢拿去做生意、或投資,才有致富的機會。他們相信一個信條:「錢要不斷的流通,才會長大」。
玉山銀行財富管理處執行副總經理陳嘉鐘說,很多人賣掉資產沒有做妥善運用,其實只是多了一筆現金,對未來幫助不大。像黃秀玉,把錢拿來買生財工具,讓她每個月固定產生5,000元收入,未來還有增值空間,這才算懂得活用金錢。
*菜市場賺錢智慧,10元、10元,也能變200萬
1.不放過任何1塊錢。黃秀玉雖然身價上千萬,但現在魚丸照賣,因為「什麼事都要從小做起,小才可以積多,你看,不賣不知道,一賣,10元、10元,也能變200萬元。」
2做生意沒有不好意思,什麼東西都可以賣。「送給人家都不好意思的東西,有人要買,連穿起來有點露的絲質睡衣也有人要買。」
3買東西之前要多考慮。「以前左手賺錢,右手就花掉,現在做這個(二手拍)之後,比較會整理東西,也比較不會亂買東西。」黃秀玉還領悟,「以前買很貴的東西,現在(只能)賣10元,你在賣時就想,以前沒用的東西,怎麼買這麼多,實在很浪費。」
【主角2】董事長50年聚富智慧 連1吋空間都要活用
曾任第一銀行董事長的黃天麟,同樣操作「把呆資產變活」的原則,累積出億萬元家產......
擁有經濟學學士學歷的黃天麟,民國42年進入第一銀行,從基層行員做起。工作第4年,月薪不過1,000元出頭,就在建國南路買了第1間房子。這間兩層樓的小透天厝,全部面積30坪,總價5萬元,是他月薪的50倍。
小檔案_黃天麟
出生:1929年
學歷:台大經濟系
經歷:前一銀董事長、國策顧問
現職:健康、快樂退休人
月薪一點點,黃天麟為什麼敢買房?他的算盤是,房子買下後,可以分割出租,絕不允許任何1吋空間「呆」在那裡,無法創造收益。於是,他把樓下隔成兩個房間,租給兩個有小孩的家庭;樓上是隔成3個房間,1間給自己的媽媽住,1間租給4個學生,自己則和太太、4個小孩擠1間房。
最高紀錄,這間透天厝共擠進18個人。「那4個學生,睡覺時就一條一條排好,枕頭前面就放一個矮櫃,當他們的書桌。」其中一個學生,就是現在的央行總裁彭淮南。
靠著「分租」居住空間,黃天麟不僅提前還完房貸,還靠收租,貼補家用。51個年頭過去,現在,這間房子還在收租替黃家賺錢,單算土地價值,這間房的身價就已經上漲300倍,達到1,500萬元。
盤算它〉擠出價值 房產、興趣與人脈都是錢
第1間房子靠收租攢下來,而他第1筆股票投資,則是接受美援到紐約進修時「硬存」下來的。當時,他從住處到上課的學校,地鐵票價大約是0.15美元(約合新台幣6元),為了省錢,他每天走20幾個街口(Block),就這樣1角、1角地存,1年後,他居然存了2,000美元帶回台灣,相當新台幣8萬元。這筆錢恰巧趕上民國51年台灣股票市場開幕,讓他有了投資股票的第1桶金。
接下來,只要股票賺錢獲利,連同房地產出租收益,他就再拿去收購房子,然後再出租。重複使用這套投資術,他為自己在每月固定的薪資收入之外,另外創造出一份持續性的投資收入。
最高紀錄,他曾在忠孝東路附近一口氣買進10間1樓的房子。有的是店面、有的是住家,1個月租金收入曾達數十萬元。
面對不景氣,很多人哀嘆,找不到財富增長的機會,黃天麟卻以超過50年的投資經驗勸大家:「機會就在眼前,要把眼光放遠,現在愈不好,未來景氣彈起來的幅度就愈高。現在的1塊錢,一定會變成未來的2塊錢、甚至是3塊錢!」 事實上,「呆物」,不只是有形資產。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執行長邱淑芸強調,自己的能力跟人脈也是重要資產,人脈久了不用會失效,能力不充電會被淘汰,這些也都應該定期拿出來盤點整理。
【主角3】鄉下女當上女主播 苦練聲音成為生財工具
63年次,目前在第一銀行工作的蔡秀玲,就是靠能力跟人脈闖出自己的一片天......
念研究所時,對未來很有想法的蔡秀玲,靠老師介紹進入中廣擔任節目助理,一般人當助理,只是蒐集資料、打雜,她卻抓住機會,努力充實自己,一度身兼8個節目製作人,自己還下海主持。「當時1個月薪水就有6萬元。」
最特別的是,她會把「聲音」變成活資產。在桃園鄉下長大的她,國語口音不漂亮,聲音又低沉,可以說不是天生靠聲音吃飯的人。
第一次進錄音室,短短10分鐘的節目,她錄了4小時。她開始「磨」自己的聲音,每錄完一句就聽一次,味道不對,重新再講,不對,再重錄。她念稿子的紙上,標滿了哪一段要重音,哪一段要大聲,哪一段速度要放慢,就這樣慢慢磨練自己的聲音。
靠著這樣的磨練,後來,她不但當上電視主播,現在,也偶爾客串晚會主持人,替自己加薪。
小檔案_蔡秀玲
出生:1974年
學歷:政大廣告研究所
經歷:前民視客語主播
現職:第一銀行公關
*掌握3大關卡 讓呆資產活起來
看完3個故事,懂得擠出活錢的重要,但很多人可能會認為,「我根本沒資產」或者「好麻煩」。專家建議,要成功地活化呆資產,打造未來財富,提醒還有3個關卡要掌握:
第1關:放下身段,丟掉面子
兆豐投信總經理孫蘭英說,很多人認為要清點資產很麻煩,其實是過不了自己「心理」那一關。想想黃秀玉的例子,身價千萬的老闆娘都放下面子做二手拍賣,還趁機改掉自己過度消費的行為。記得,唯有這樣,未來才可能致富。
第2關:善用網路或人脈降低管理成本
陳嘉鐘分析,以前鞋子穿過3、4次,真的只有丟垃圾桶一途,但隨著網拍平台興起,賣東西變得很容易。不只賣東西,要賣服務透過網路也很容易找到對象。有的人認為自己什麼東西都沒有,只有時間,也能在網路上「拍賣自己的時間,幫別人跑腿」。
第3關:創造持續性收入
猶太人生意經強調,做生意不能只做「一次性買賣」,要提供好的產品、好的服務讓客戶回流,生意才可能做大。陳嘉鐘提醒,收入也一樣,要想辦法讓「一次性收入」提升變成「持續性收入」,除非是對自己的專長或投資有幫助,錢才會長大,否則都只是停留在一次性收入的層次而已。
現在,雖然天天都是壞消息,但是,從身邊開始,活化你的呆資產,創造自己的另一份持續性收入吧!
*盤點你身邊可以活用的資產
不要以為你一無所有,想想看,你自己身邊有哪些東西,可以為你創造額外收入?
是否有固定資產,房子或車子?可以出租或以大換小,或賣掉?
自己工作的專業是什麼?可以利用專業兼第2份差嗎?
平常有什麼興趣?有些人的興趣比工作更專業,你的興趣可能展開另一個事業嗎?
自己的人脈在哪裡? 你的專業或興趣可以透過人脈來賺錢嗎?
文章取於:smart智富月刊
留言列表